足球比分,足球直播

图片
省网转载

与湖南省委书记面对面,11位媒体人提了这些建议

人民网 2025-08-28 10:59 浏览量:

  【湘伴导读】

  8月27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主持召开征求新闻媒体代表关于湖南“十五五”规划编制意见建议座谈会。

c780e100ceca29f8085878e2543b74d91c245b3b1756287220651.jpeg

  沈晓明主持召开征求新闻媒体代表关于湖南“十五五”规划编制意见建议座谈会。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俊 摄

  参加座谈的,有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工人日报社、农民日报社、法治日报社等8家央媒驻湘机构,还有湖南日报社、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等3家省直主要新闻媒体代表。

  大家围绕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文旅消费升级、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加强法治湖南建设、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等方面,对足球比分,足球直播“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作为湖南日报社的代表,湘伴君既是这场座谈会上的发言者,也是足球比分,足球直播“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的观察者、记录者。自今年2月起,省委主要领导已开展十余场“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座谈,广泛听取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基层代表等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又专门召开座谈会听取新闻媒体代表的意见建议,体现了省委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为湖南“十五五”发展更好凝心聚力的鲜明导向和坚定决心。

  为什么专门听取新闻媒体意见建议

  经济日报社湖南记者站站长胡文鹏分享了一段他在厦门的采访见闻:“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领导制定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至今仍在深刻影响着厦门的发展。”

  他提出一道引人深思的问题:“历经近40年,一部规划为何依然具有穿越时空的理论价值、历久弥新的实践价值、系统科学的方法价值、引领未来的时代价值?”

  答案,或许就藏在“科学规划”本身的力量中。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五年规划,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在规划期内的阶段性部署和安排,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

  “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需要加强调研论证,广泛凝聚共识,以多种方式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充分吸收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正如胡文鹏所建议的,“既要关注已有的优势,还要关注未来发展方向;既要关注硬核产业,还要关注软实力建设。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

W020250730469191146896.jpg

  7月30日,长沙市望城区桃花井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介绍“我为湖南‘十五五’规划献一策”征集活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新闻媒体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他们的日常,是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街道,于三湘四水间,捕捉最真实的社会脉动。

  这种源于实践、基于事实的调查,“沾着泥土、冒着热气、带着露珠”,恰恰是规划编制最需要的“源头活水”,能够最直接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声音。

  参加今天座谈的11名新闻媒体人,扎根一线、视角多元,对省情实际和民生痛点有着更深刻的洞察,往往能提供更为公正、客观的视角,提出更具建设性、也更贴近实际的建议。

  新闻媒体人,也是湖南改革发展的观察者、记录者。

  座谈会上,媒体代表的意见建议涵盖社会经济发展的多个领域。

  从生育保险、劳动保障,到农村教育、扩大开放……各媒体立足自身特色,基于平日采访中发现的现象、调研的数据,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有的新闻媒体人,长期深耕某些领域的报道,成为了“编外”专家,他们的经验,对于推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例如,人民日报湖南分社社长吴齐强针对人口老龄化加剧等问题,建议“十五五”期间,湖南加大力度建立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生育支持体系,完善财政主导、覆盖城乡居民的生育保险制度,完善成本共担、男女共享的婚育休假制度,完善全人群、全年龄的生育力保护服务体系,完善广泛周密、回应需求的育儿能力支持体系,构建“家庭-职场-社会”友好的婚育支持环境。

  法治日报社湖南记者站站长阮占江建议进一步强化规划编制的法治元素、品牌意识,深度聚焦湖南特色、优势与重点战略,精心设计、培育、打造一批辨识度高、标识性强、实效性高的法治建设项目和品牌。

  “问题导向”与“策略思维”深度融合

  座谈会上,大家既有聚焦国家战略的宏观思考,又有关注民生问题的微观实践。

  在新华社湖南分社社长陈俊看来,“十五五”规划编制,既要有立足本省察实情的一线洞察,也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长远眼光,还要有“跳出湖南看湖南”的全局视野。他建议,统筹重点目标,聚焦重大平台,打造开放型省份;对经济强县和人口小县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更加重视“补齐短板”和“投资于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出海,提升湖湘文化国际传播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湖南总站党委书记朱兴建聚焦提升湖南文旅品牌形象、促进消费升级。他提出,湖南虽拥有“三湘四水”的文旅禀赋与湖湘文化超级内核,但面临从“网红流量”向“长红留量”转型、破解“打卡多、消费少”的断层问题,需实现“品牌声量→消费增量→产业质量”的三级跃升。

  湖南日报社时政频道总监唐婷认为,增强湖南创新发展动能,人才至关重要,要采取过硬措施,扎实做好引才聚才留才文章。她还建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把对企业“无事不扰”的承诺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持之以恒为基层减负赋能,鼓励更多年轻人回到乡村干事创业;进一步加强民生保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总监尹中建议,在“十五五”规划中,支持构建一批党管国有媒体平台,涵盖新闻资讯、短视频、微短剧、内容电商以及未来视频形态,“打造出更多有效聚合年轻人、催化客流变现、形成场景消费的文化IP和爆款产品。”

  大家既直面现实难题,又提出操作性路径,体现了“问题导向”与“策略思维”的深度融合。

  光明日报社湖南记者站副站长禹爱华关注到“乡村文化断层”,他建议将湖南地方特色文化深度融入乡村教育体系,发挥教育的能动性反哺文化振兴,形成良性循环。建立“湖南乡村特色文化数字教育资源库”,在课程中有机融入地方文化内容,将地方文化知识传承能力纳入乡村教师培训体系,搭建开放式学习平台。

  “一些地方确立的产业发展格局,似乎存在重合度高、互相内耗的情况。”工人日报社湖南记者站记者王鑫直言不讳。他呼吁从省级层面更高水平地整合产业链,推动各地实现良性互补、错位发展。他还建议,在多元化解劳动纠纷等维权工作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针对农村空心化问题,深耕“三农”领域的农民日报社湖南记者站站长王艳提出,要重视培育新型农民,吸引一批有经验、有能力的青年回乡发展,并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她建议,加快构建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提升农业农村改革效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湘村。

  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首席编辑王义正了解到“减负有成效,赋能不明显”,他建议,加大对基层“想干事、肯做事、能成事”干部的表彰重用力度,推出更有导向性的政策,“让基层干部更有奔头、有盼头”。他还建议,“十五五”,要向县域要活力,向湘籍专家要智力,向创业青年要动力,向安全稳定要定力。

  湖南省就“十五五” 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

  让人民智慧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需要建立科学、长效的机制,确保民意征集不走过场、建议办理不敷衍、政策落地见实效。

  广大新闻媒体人将继续当好连接顶层设计与基层民意的桥梁,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积极为全省“十五五”发展建言献策。也唯有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问题导向,注重客观准确,才能更好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让“党和政府要干的”和“老百姓心里所盼的”同频共振。(张 璐 黄婷婷)

分享到: